本文适合广大父母,青年学生及教育工作者阅读。
1
一初中家长有一肚子的苦水向我抱怨,她几次在电话里向我恨恨地描述孩子的一系列行为:放学到家直接把书包“砰”地扔在茶几上,把鞋踢甩在一边,“瘫倒”在沙发上摸起摇控器轮番横扫动画片,嘴上还吵着要吃的要喝的,向父母历数一天学习的劳累。等到吃晚饭了叫半天也不动弹,写作业时几乎是硬拉到书桌前的。熊孩子顽劣不堪,大人心力交悴。
怎么办?
家长说:“我要改变他!”我说我们只能改变自己。
家长说:“我要改掉他这些坏习惯!”我说我们只能帮孩子建立新习惯,然后去代替旧习惯。
习惯养成再改变很难。
家长更多的是倾诉,而非抽丝理絮剖析问题设定方案。只能再等她回头,而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她注定经历:或喜或悲,百转千回,涛声依旧。
看似都是孩子的行为习惯问题,深思则是缺少规则和对基本规则的坚守。大人出于心疼孩子的让步,等发现问题时你已很难再回到原点。
策略对头,才可以谈方法,有了方法,才能体现努力与坚持的重要性。
2
多日之后,孩子的妈妈再度电话沟通。甚觉无力,请求招数。
我说你不能急,现在要做的是建立核心习惯——最重要的,能够引起其它行为一起发生改变的习惯。
比如,明天起,在孩子放学回家前就把少量好吃的好喝的放到他的书桌上,提前打开家门在门口迎接,并把拖鞋准备好,孩子进家把书包接过来换好鞋带他去书桌,在孩子享用餐点时,打开书包问好今天的作业并准备好,和孩子一起估计好时间并告知他做好作业可以多看一会儿动画片。
一下子来一剂猛药是不现实的,这已是屡试屡败的事实,对旧有习惯顽固的孩子少讲道理,而是手把手拿出行为引导。确定好核心的习惯是什么,从这个习惯的建立开始渐近式地影响到他的整个学习和生活的节奏。
回到我们自身的生活体验,就是最好的研究样本,在努力保证客观评价的前提下,一些细节更易于被我们的内心捕捉到,这是能够和孩子保持公平、具备同理心交流的优越条件。
核心习惯是什么意思呢?
有的习惯,一旦自身发生变化,就会驱动和重塑其他习惯。这些习惯往往是最重要的,它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杠杆,优先处理好这个核心习惯以后,会启动一个进程,引起连锁反应,带动其他习惯的形成,久而久之将改变一切。
根据细节的描述,我确定这个孩子的最核心习惯应该是——一进家门后的第一件事!
我预期会有比较好的进程,事实上却有另外一个大插曲,容我下次再和大家深入交流。
3
无论家庭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好习惯!
从已知的心理学数据来看:我们每天做出的大部分选择,看似深思熟虑,其实是习惯使然。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1892年就曾说:“所有人的生活都有其明确的形态,但其实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习惯构成的。”杜克大学2006年的研究报告称,人每天有40%的活动是习惯的产物,而非真正由决定促成。
甚至,最近更有共鸣的说法,我们的日常行为有95%是习惯性的,只有5%是非习惯性的。
所以,看一个人学习可以从他/她的习惯来判断,看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从他/她的习惯来反馈。这主要是因为,习惯性的行为都是无意识的,是无法伪装的。无意识的行为能真实地反映你自己,甚至于你的内心世界。
4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对习惯的理解只限于行为层面的,比如到家就写作业,见到客人主动问好,自己的内务整洁有序等等。其实,我理解的习惯应该有三个层次:行为层次——心理层次——思维层次。
行为层次的习惯好理解,而心理层次的习惯是什么呢?同一件事情不同人的看法肯定有差异,但有的人是习惯于从焦虑的、负向的、有压力感、多疑的角度来看问题,无论什么问题他都表现出这样的敏感性,而另外一些人则恰好相反。虽然从理论上这没有好坏之分,但高敏感度则有高致病性的风险,从习惯塑造的角度来看,这可以通过建立新的认知通道来引导,所以,有的人称这一改变的过程为“新生”。
而思维层次的习惯就好理解一些,有的人思考问题是收敛的(指向结果的),而有的人却是发散的;有的人思考是具象的,而有的人却是抽象的;有的人思考是连续性的,而有的人却是跳跃的。同样无优劣之分,但为了提升自己或工作性质本身的要求,我们有时要特别做出训练,专门进行思维提升,本质上就是改变思维的习惯,也就是大脑的神经通路。
本平台已经获得原创保护和留言等功能,欢迎各位朋友不吝留声:发表看法,提出疑问,寻求帮助,事务咨询……让这个成长中的学习型社区联结你我,有情有义~
--------------------------------------------------------------
内德福教育(Native Education),亲子,心理,学习,青少年自我塑造能力提升引擎,联结你我的学习社。公众号:NativeEDU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