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朋友留言说,给孩子建立习惯的过程中难以坚持。这让我想起身边很多的熟悉的场景。
一个小学生已经坚持了两个星期每天早起锻炼,结果某天晚上和家长一起看《中国好声音》到11点多,第二天早上起不来,从此再也没有进行过早锻炼。
一个高中生好不容易在家长、老师的合力下,上缴了手机也不再上网吧玩游戏,可某一天在同学的拉拢下又一次身陷网游不可收拾,虽然自己的保证书还随身携带。
有很多爱美人士苦苦坚持数天晚间节食,结果一场好友聚会便自此守住餐桌回归旧途,饱享口腹之欲却事后自责不已。
查尔斯·杜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中说:“习惯从来不会消失,它蛰伏在大脑的基底核,当正确的暗示和奖赏出现时,它会再次出现。失忆老人能找到回家的路,老鼠能在巧克力的诱惑下进出迷宫,都是这个道理。”
2
如果我们明白核心习惯、自律值、21天与3个月、延迟满足、奖赏原则等概念,却倒在了坚持的路上,不妨反向思考——我们听来很多成功的案例并未起到多大的作用,但可以从自己丰富的“失败”经验中寻找原因。
在培养习惯失败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从上面的例子和自身的经历中可以找到一些启示。
在《怎样教孩子如期做好一件事》中,我提到一个可执行可实现的计划应该满足4个要素——时间、内容、方式和目标。这完全可以作为习惯建立过程中非常好的检验标准和反馈体系。
我们建立习惯必先想清楚:我们要建立什么习惯?具体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怎样做?要达到什么目的?恰好对应着内容、时间、方式和目标这四个条件。不信你去对号入座一下,习惯建立的成与败一定和这四个要素相关。
接下来,我再次分析一下几个更细化的因素。
3
你的“习惯建立计划”具体吗?有白纸黑字写下来吗?
事实上,在习惯建立的过程中,“写下来”这个动作非常关键,通过写下来我们才能在头脑内确认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才能梳理清楚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才会不自觉地模拟即将发生的场景。这些是实际行为发生的“先行组织者”,没有这些确定性的演练,我们的大脑缺少真切的行动指南。我们做事之前,大脑需要“仪式感”,其实质上是内心归属的确认,我们生活中几乎时时处处都需要“仪式感”,不是吗?
还记得“定义精确的行为”这句话吗?
我们很多人无论是帮自己还是帮孩子建立习惯前,完全没有“写下来”这个动作,可能只是心血来潮想一想,就恨不得马上采取行动,结果在未能实现那个“想一想的目标”后,并不清楚真正做不成的原因是什么。
4
规避好诱因了吗?
通过前面举的几个常见例子,你一定会发现:小朋友早上不能起来锻炼(好像)是因为昨天晚上睡得迟了;那个大孩子又回归恶习(好像)是因为同学拉拢去了网吧;你减肥宣告前功尽弃(好像)是因为好友聚会……
这些就是旧习惯的诱发因素,只要一出现马上就打通了旧的神经通路,就像流水依然沿着旧有的河床行进一样无法阻挡。
而预先规避好诱因的情形应该是这样的:今天的电视节目的确不可错过,但咱们明天依然按时起床锻炼!我今天有紧要的事要办所以不能陪你去网吧了,从而成功抵制诱惑!今天好友聚会我通过多吃水果和饮品控制高热食物!
你看,知道我为什么在诱因前加上“好像”两个字了吧,因为诱因未必是真实的原因,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借口。
在心理学上有一句话:人类并非理性的动物,而是善于合理化的动物。
(Man is not a rational animal, he is a rationalizing animal.——Robert Heinlein)说的就是这一现象,在这一点上,我们人类的大脑的确非常有意思,把自己不能做到的事合理化解释,当然这只是一支安慰剂,药效短暂,并无意义。
5
有可视化的进展记录吗?
比如,某件约定的事儿做好以后,在日历上做出标记,以示自己当下的进展。这给我们对做好的事起到一个心理确认的功能,由此产生的成就感起到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视——这是真正让我们坚持下去的内在动力。
妻子女儿曾经就每天在家跳绳这个习惯做了一个记录表,就像一个空白课程表,每天在相应的日期后的空格内填写自己当天跳绳的数目。当空格越来越少,数字越来越大,成就感自然而来,想停下来都不容易。哪天确实外出耽搁(比如去外地),回来之后那空下来的格子让人心里不爽,这种完美倾向更会让自己不轻易放弃。
这个进展记录尽可能放到醒目之处,另外也可以通过记日记的方式达到坚持的目的(这不就是日记的重要功能之一吗)。
6
在习惯建立的过程中,你做到一致性了吗?
所谓一致性,就是内容一致,意见一致。
比如,你要和孩子一起建立晚间健身的习惯,时间这个要素已经确认好了,而具体内容最好在特定的时间内保持一致,比如在一个月内的习惯内容都是跑步,而不是今天跑步明天骑自行车后天又改成游泳了,这些运动项目都起到健身的目的,但内容不一致极有可能让你在某一天的犹豫不决中前功尽弃。另外,内容的一致性更易形成稳定的脑神经通路。
我在给大孩子们讲学习方法时都会提到一点:真正让自己的学习高效,每天在固定的时段,科目也尽可能相对固定。这就是利用了一致性原理。
所谓意见一致,就是全家总动员。这个总动员不是全家人都做一件事,而是全家人都为这个要建立的习惯提供方便。一方面相当于建立了监督反馈机制,另一方面更有利于控制诱因。
比如,为了建立晚间读书习惯而把家里的有线电视停掉;为了坚持健身在同一个时段全家一起行动;为了让孩子养成写完作业再玩的习惯就要把晚饭的时间做出调整等等。
7
面对一个问题,人们更愿意问“怎么办”。但解决问题更高维的也更为本质的应该是我们的认知方式。
依然是那句话:策略对头,方法和坚持才有力量。
从知识分类的角度来看,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的、程序性的和策略性的,我们可以把“习惯”的概念看作是陈述性知识,而“建立习惯”则是程序性知识(强调自主和应用),而“如何建立习惯”则是策略性知识。把这些“知识”及其关系弄清楚,我们才有能力去“定义精确的行为”,然后去“执行”。
--------------------------------------------------------------
内德福教育(Native Education),亲子,心理,学习,青少年自我塑造能力提升引擎,联结你我的学习社。公众号:NativeEDU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